新闻中心

    新闻中心

    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正文

    立足战略,知行合一,三尺讲台育桃李——1977级蓝海林校友访谈

    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0-05-15

    编者按:“我有一个战略等式,左边是承诺,右边是践行。”知行合一是蓝海林一以贯之的人生战略:他一手紧抓学术,为学界贡献所学所知;一手探索实践,将胸中文墨挥洒于企业战略管理咨询中。同时,他还是一名严师,于三尺讲台之上为社会培育出一株又一株茁壮桃李。

    蓝海林,1959年8月生,1982年本科毕业于原宁夏大学政史系;华南理工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
    回首宁大,忆往昔如昨

    1977年,作为一个下乡知识青年,蓝海林从固原县黑城公社考入原宁夏大学政史系,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。按年级论,蓝海林是1977级宁大学子,但实际上直到1978年初他才入学,这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因果。当然,凡此因果,又岂止一种。据蓝海林回忆,彼时进入宁大校园,他的许多同学都已是三十郎当的人了,而一些授课老师却才二十出头,实为有趣。当然,上课钟声敲响的一刻,便再无年龄之别,老师认真教导,学生聚精会神,学习氛围相当好。为了说明当时宁大学习气氛的浓厚程度,蓝海林绘声绘色地举起了例子:中午排队打饭时大家都在拿着小本子记单词,到了傍晚散步时拿着小本子背单词,更别说每天清晨的早读时间了。这也为蓝海林日后出国留学做好了语言关的铺垫,甚至翻译外文著作、现场口译等专业性极强的活计,他也拎得起来。

    在蓝海林的回忆中,那时候的求学时光既是艰辛的,也是拼搏向上的。因为是恢复高考后首次招生,学校校舍资源有限,一些后面录取的学生(主要是“老三届”们)只能选择走读这种方式。家在银川的,问题倒也不大,但是对于那些家境困难,在宁大周边举目无亲的学生来说,就很考验他们的求学意志了。火车站候车厅,是这些学生课后的一个去处,但是那里的环境实在不好,据蓝海林回忆当时银川火车站内全是羊骚味道,很是熏人。所幸,学校发现得早,很快通过改造教室、新建住房等方法解决了这部分人的住宿问题。

    事实上,住宿条件艰苦,只是彼时求学障碍中无足轻重的一个。因为年龄、经历差别很大,夫妻同校、两代人同读的现象,在当时的宁夏大学并不鲜见,所以很多同学在课余时间都有忙农活、下工厂、甚至晚上哄幼龄孩子睡觉等琐事缠身。由此,必然导致学习精力不足,许多人都会在第二日的课堂上打瞌睡。然后,不知由谁兴起一股带竹签上课的习惯,只要泛起瞌睡,就以竹签“伺候”自己,如此课堂之上便再无哈欠响起,只余倒吸凉气时此起彼伏的呲溜声了。即便条件如此艰苦,却无一人放弃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,这对当时还很年轻的蓝海林而言,无疑影响极大。

    “在清水里泡三次,在血水里浴三次,在碱水里煮三次”,这话阿·托尔斯泰说过,张贤亮引用过,因在宁夏求学的缘故,蓝海林也借喻过。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,那就是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”,必然会有这样一个艰苦的阶段,只有熬过去了,甚至乐在其中,才能最终达到花开之彼岸。

    本科第四年,因为成绩优异,蓝海林被送至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进修班学习一年。回来以后,他于1982年毕业并选择留校,成为了一名助教。

    一次跨越,完成华丽转身

    1984年,蓝海林调入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,虽然从事的是哲学方面的教学工作,但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完成了人生中最华丽的转身。彼时,华南理工大学开始发展管理学,但是学科组成人员却集中于理工科,构成比例仍不够协调。于是,出身人文学科背景的蓝海林,走进了管理学的领域,实现了自己在学术上的一次跨越。

    当然,机会最青睐的还是那些做好了万全准备的人。当时,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兴起不久,从国外邀请了学科专家前来做讲座,一来二去,翻译工作就多了起来,因为此前在外语这一关打下的良好基础,蓝海林挺身而出。正是得益于此,他获得了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,先是到美国爱丁保罗大学管理系做了一年时间的访问学者,然后又去往美国GANNON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。待到留学归来,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也很快组建完成,蓝海林便彻底实现了他个人在学科领域上的转变。

    哲学的方法论、历史的思维,赋予了蓝海林在管理学领域内的独特视角,但是不可避免地也让他在实证研究方面存在短板。对此,蓝海林一方面通过继续深入学习来自行弥补不足,另一方面更是独辟蹊径,从自己带的学生“下手”。因为评上博导职称较早,蓝海林很早便开始带博士研究生,而他在选择学生方面格外注重自己与他们的互补。这种互补,既包括学科背景,也包括思辨方式、研究方向等方面。

    知行合一,就是不仅要知道,更要做到。在管理学,尤其是企业战略管理领域,蓝海林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、国际合作项目、省部级研究项目,获得的学术奖项更是不胜枚举。在实战领域,他积极投身于企业咨询,深入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中,和企业管理人员紧密互动,应用科学方法,找出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,进行定量和确有论据的定性分析,查出问题的根源,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,并进而指导实施方案,使企业的运行机制得到改善,最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。从上世纪末开始,蓝海林就广泛从事社会兼职,先后被广东华宝集团公司、广东省铁路集团、香港城市大学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、广州汽车集团、广州纺织工贸企业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聘为顾问或特约专家,甚至担任独立董事。丰富的企业实战经历,既是蓝海林在管理学领域内学术领先、影响力卓越的象征,也是他不断拓宽加深所学所知,实现知行合一的重要方式。

    桃李芬芳,三尺讲台结硕果

    作为一名教师,蓝海林一直心系教学,他粗略估算了一番,自己在这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中,已经培养出了十几位正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七十多名博士生,三百多名硕士生,本科学生就更为数量广大了。他认为,自己这些年来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培养出了许多对国家、对民族、对社会有益的人才。蓝海林说:“我最大的满足感就是听着学生的掌声,看着学生会心的笑脸。”

    站在三尺讲台上,面对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,蓝海林心心念念的不仅是如何把这一堂课讲好,他还想到了教室以外千千万万的学子。为此,他曾多次主持或参与本学科的教材撰写,目的就是通过笔尖、纸墨,将自己的所知所学传递到更远的地方。蓝海林编著的《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技术》(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,1993)是国内学者编著的第一本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教材,将西方企业战略的理论全面和系统地引进了中国。由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教授在1994年为全国MBA试点院校所编制“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大纲”中将《企业战略管理与技术》列为重要参考书,这本教材在全国第一和第二批MBA试点院校得到了广泛的使用。此后多年来,蓝海林教授在普通高等学校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基金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基金的支持下,积极推动和参与了全国战略管理教材的修订和更新,不断更新中国战略管理教材的内容与视野。

    而对于每一位学生而言,蓝海林主张因材施教,在入学之初便帮助他们明白将来要干什么,树立自己或大或小的志向与目标。其中,适合继续求学,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学生,他就力争帮助其加深专业素养,向着精尖型学术人才的方向迈进;那些志在四海,将抱负安放于更广阔天地的学生,蓝海林则选择帮助其累积经验,引导其深入实践。此外,蓝海林还在自己的学生中引入了某种竞争机制,他寄望于通过这种方式以学生影响学生,达到你追我赶、共同进步的目的。对此,他风趣地说到:“有时候,我更多的是让学生影响学生。比如在我办公室的门口,常年站着‘八大金刚’,他们能把这八位‘打下来’,打进我的办公室里,那就已经不凡了。”这“八大金刚”,是蓝海林对门下八位得意弟子的昵称。

    由母校出走半生,蓝海林在访谈的最后聊到了如今在宁夏大学求学的这些学子们,话语间很有一番语重心长。他认为,宁夏大学虽然地处西北,经济发展暂时落后于其他地区,但是宁大人不能就此气馁,觉得自己比发达地区的学生差那么一筹。相反,蓝海林认为宁夏大学走出来的学子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,那就是踏实、不浮躁。宁大学子,求学时少了几分诱惑,多了几分用功与努力;由学校走出来后,相对于南方之浮躁与奢华,宁大学子身上的朴实之风反而是一种反向补充。当然,蓝海林也认为母校在读的师弟师妹们也要认清客观存在的差距,并及早做出个人提高与完善的工作。他诚恳地建议宁大学子们首要是把眼光放得长远些,再长远些。如果必要,那就走出去看一看,走出自己的舒适区,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一方小世界,才能产生更远大的追求。此外,蓝海林提到,当今青少年虽然普遍个性十足,但也时常忽视了从长者、尊者身上汲取智慧的重要性。他以自身为例,讲到了自己的成功就是因为“一直很尊重老人家和老学者的教诲”,每位年轻学子都应从长者、尊者身上学习经验、吸取教训。

    2018年9月15日,在庆祝母校60华诞之时,蓝海林不远万里赶回来参加庆典,亲眼目睹了母校近些年来的变化。访谈结束之际,他仍不忘为母校送上最美好的祝福。蓝海林说,他期望宁夏大学继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,从学校实际出发办学,保持大踏步前进的势头,力争使宁夏大学的明天更辉煌,更美好!

    (金钊 金海艳/文)